記者/作者: 李容珍
日期: 2017-01-04
得獎名單2.18在南聖揭曉
【記者李容珍台北報導】第三屆全球華人福音微電影金鷹獎,總共有來自台灣、中國、香港、馬來西亞、美國、加拿大和澳洲的41部作品參賽,由於品質較往年大幅提升,經由評審慎重初選入圍影片,選出「微電影類」16部、「創意影像類」6部。得獎名單預定二月18日在台南聖教會舉行的頒獎典禮中揭曉。
每年參賽單位作品大幅進步
評審團副召集人岳清清和導演陳希聖都驚喜的表示,這次參賽作品品質都比往年提升,也看到前兩屆有參賽的團體作品,一年比一年更進步。岳清清表示,這些教會機構從第一次的嘗試到第二次的改變,第三次走入專業,一屆比一屆進步讓人感到興奮,這也是當初想要為教會和基督徒培育影像傳福音的目的。
她說,現今媒體大平台需要透過新媒體傳播及網際網路的工具鼓勵弟兄姊妹拍攝,剛開始大家難免會擔心自己不夠專業,但經過基督教論壇報邀請許多專業的老師們,於比賽前期在各地舉辦「影人入勝」講座,相信對弟兄姊妹有很大的益處。她說,課堂上除了專業教導外,加上老師們對弟兄姊妹信心的鼓勵也很重要。她也發現這次的特色是題材創意上除了劇本編寫,還有的用音樂劇來表達。
另外,金鷹獎每年都刻意訂出主題,評審團召集人白崇亮董事長和鄭忠信執行長當初也在思考訂主題好不好,但是後來覺得反應不錯的原因,在設定的主題下可以讓大家創作發想。
岳清清在「影人入勝」講座中教編劇課,也會提醒作為一個創作者就是一個思考者,不論是第一屆的「父親」、第二屆的「禮物」和第三屆的「突破」等不同主題,在每一個主題下,上帝在我們的生命中有甚麼動工?我們改變甚麼、得到甚麼,以致於能分享我們得到的改變。第一屆以「父親」為題,談到人與神之間的關係;第二屆「禮物」,因著神讓我們生命得到改變之後,我們生命愈來愈好,這是一份禮物,我們要知足感恩;第三屆的「突破」,希望能跨越生命當中,我們覺得不可能的事情,因為「在神凡事都能」。期望每一年訂的主題都有其意義和特殊性的引導。
不同創意呼應突破主題
這次增設30秒至3分鐘「創意影像類」,岳清清說,其實愈短的影片在創意表達上是最困難的,因為要在很短的時間內呈現完整的故事性。有支作品用信耶穌前後的對比,以幽默方式讓未信主朋友也會看下去;另有一支大陸影片是用現代舞方式,以強烈的藝術表現神子降生,救贖生命的代價,屬高品質、高規格作品,用心之處也令評審震驚。
還有一支馬來西亞作品,以諷刺幽默的戲劇手法,講述若信主後人的生命真的會改變嗎?行為真的會改變嗎?當我們看不見耶穌時如何說服人去信主?影片描寫當你我都說對方是異端時,到底誰才是真正的異端?結論是唯有活出基督的樣式,生命被改變後懂得去愛人、關心人,就會在這人生命看見耶穌,這樣福音才能有果效傳遞。岳清清表示,她相信每部作品在創作的過程中會先討論,也會分享耶穌和生命價值,這應比得獎還有更多的收獲。
陳希聖導演也表示,從這次作品看到影像技術有大幅提升。這時代用影像說故事,起初可能不是很熟悉,但是經過三次金鷹獎舉辦後,發現大家說故事技巧大幅增進,不論是處理影像,包括製作的水平、使用音樂或是運鏡剪接,品質上都提高。
他表示,這次主題「突破」,可以應用在很多的可能性,寬廣度高、也增加困難度。但是看到大家努力從不同模式對主題的呼應,找出有趣之處,看到故事題材更多元,以及參賽作品在思想上的突破。
陳希聖說,不可否認,年輕人媒體使用度高,在敘事手法上看到年輕人的思路,甚至會用反面、不同切入點或增加劇情的衝突和張力來增加影片的可看度,這也是可喜的現象。他也提到,幾乎每年參賽的團體作品,水準都愈來愈高,是非常明確的事實。能夠獲得入圍的作品,多是在主題呼應和創意上比較高的。
比賽觀摩其他作品互相學習
他也表示,福音微電影金鷹獎最大的鼓勵是很多教會機構做過類似的小品,也許在教會內部覺得開心,但沒有機會和其他單位對照,一旦和別人比賽,就會思考如何能感動更多群眾。
「脫俗不容易,但要通俗也要有相當大的功力,讓一般人也會欣賞。」陳希聖表示,所以他也鼓勵凡是有感動,都可以多多嘗試,一方面藉由比賽看見更多人的作品,也會從其他作品中得到更多幫助和啟發。他也提到,每部作品不論是台灣不同地區或是海外,所傳達的生命力迥然不同,而且這些作品可以永遠保存,透過媒體傳遞讓訊息廣傳而感動更多人。
大會設有福音傳播獎,從9日起在官方網站和論壇報粉絲專頁開放投票,到二月3日截止。截至目前金鷹獎還需要350萬元費用,仍有很大缺乏,論壇基金會仍堅持這項福音預工與天國人才投資,禱告期待有更多感動的企業及弟兄姊妹願意支持。奉獻專戶:財團法人基督教論壇基金會,郵政帳號:00064331,指名為福音微電影金鷹獎奉獻,詳情可上福音微電影網站或專線:(02)2396-1010#300謝姊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