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容珍台北報導】第三屆全球華人福音微電影金鷹獎活動,於八月8日公佈徵選辦法和頒獎典禮時間,這次以「突破」為主題。主辦單位也「突破」以往,除了過去「微電影類」獎之外,增設30秒至3分鐘的「創意影像類」獎,一方面降低門檻,鼓勵中、小教會及年輕人都可參與,一方面短小的影片便於手機傳播。
此外,大會也「走出台北」,八月2日的籌備會共推台南聖教會高敏智牧師為大會召集人、燈塔教會朱奔野牧師為副召集人,基督教論壇基金會執行長鄭忠信為總幹事,頒獎典禮預定明(2017)年二月18日在台南聖教會舉行。
台南聖教會全體投入微電影
大會籌備委員、救世傳播協會洪善群會長表示,全球華人福音微電影金鷹獎第一屆召集人為白崇亮長老,第二屆召集人是他,第三屆是高敏智牧師,就是希望透過輪流方式,讓更多教會領袖參與。這次活動規劃如同主題有很多的「突破」:首先是走出台北,到不同的城市舉行頒獎典禮。高敏智牧師過去對微電影非常熱情投入,在教會設立學院,而且提供不少作品參賽,教會也有理想的場地,所以高牧師擔任召集人是眾望所歸。
他進一步說,副召集人朱奔野牧師從第一屆參與微電影比賽後,就領受微電影宣教的異象,不但第二屆積極投入,而且連結許多社群、媒體人成立燈塔教會,很自然擔任副召集人。所以高牧師和朱牧師一南一北的配搭,加上基督教論壇報不論在推廣和宣傳,也是忠心的秉持福音微電影的異象來籌辦。
洪會長指出,由於現在許多年輕人使用手機,鄭執行長也期望給一些對於影像處理或教會活動信息傳遞有負擔的年輕人機會,並帶動年輕人參與手機媒體服事,所以提供「創意影像類」獎項,這些都是突破。未來希望更多教會和弟兄姊妹參與,進而興起微電影或影像視覺的「大軍」為主所用。
高敏智牧師表示,談到媒體,南聖會友都覺得很享受,也看到它的傳播力量。但是也擔心內容太八股,努力做了半天別人不想看;若做得太新潮,又可能變得太世俗。因此對南聖來說,他們只想做基督文化的事,但是做的時候,內容正確還要創意跳TONE與清新。
高牧師表示,南聖喜歡戲劇,五、六年來舉行戲劇比賽,後來嘗試突破而發展微電影,加上過去栽培音樂和影音人才,材料就很好取得。所以大前年時,第一次每個牧區各拍一部共拍九部片,雖然大家實力都還不是很好,但是在互相比較和鼓勵下,每個人都被激勵。譬如有的人為了拍日出,從午夜凌晨一直拍到清晨六點,讓他很感動,而且當全教會都在動的時候,水準就會漸漸提升。
南聖參與第一屆金鷹獎,是因九部片中有一部與父親有關,所以拿來參賽;去年也有四部影片參賽。高牧師表示,教會不是刻意為得獎而比賽,主要是希望帶動教會整體藝術更豐富,基督文化就很容易帶動。所以來教會的人很享受音樂、戲劇,包括查經也有音樂戲劇,在耳濡目染下,教會說要拍微電影,大家就有興趣。
不單為比賽 而是帶動基督文化
他認為,微電影最缺的是好的劇本,如何在短時間切入感動點並不容易。這次以「突破」為主題,範圍非常大,人事物都可以描繪,其中親情的突破格外令人難忘。這次比賽增加「創意影像類」,提醒教會確實需要三分鐘讓人感動的影片。他也表示,這次藉由在南部舉辦,相信會帶動南部地區性的動員,以及讓北部和普世華人教會都看到台灣的南部。
大會總幹事鄭忠信執行長表示,這次以「突破」為主題,希望帶起這世代不論是科技、政治或教會等各方面的轉變如何「破局而出」?也包括個人生命的改變如何突破,所以範籌很廣,可以發揮的角度很大,也希望擴大這次比賽件數。
他說,台南聖教會過去兩年來,成為台灣落實多媒體的指標性教會,不但有傳播工作部,還有藝術音樂學院和媒體傳播學院訓練人才。高牧師在多媒體參與不遺餘力,南聖也是過去金鷹獎參賽件數最高的教會,籌備委員希望藉用台南聖教會的班底來參與,成為全球華人福音微電影金鷹獎的示範和榜樣。
從世界看南部期望成為示範
另外,過去教會資源都在台北,但是中南部教會也很興旺,所以籌備委員決定把頒獎典禮移師到台南,希望把焦點移到中南部,期盼中南部的教會合一也成為教會的亮點。
當明年頒獎典禮在台南聖教會舉行,也期望成為世界華人的焦點,所有入圍的團體都會被邀請參與頒獎典禮,也歡迎入圍的團體能到南部觀光,也參訪教會,並且看見台灣南部之美。
鄭執行長表示,這次突破過去以電影的概念做微電影比賽,重點放在影像的影響力,所以除了維持原來微電影金鷹獎的規格,以電影方式呈現3到12分鐘;另外增加30秒到3分鐘的「創意影像類」,可以透過任何數位媒體器材,例如採用智慧手機、iPhone、iPad等工具完成的數媒短片。收件時間於十二月18日截止,初選於2017年一月初公布。
本次金鷹獎由基督教論壇基金會籌辦,預計需要500萬元經費預算,也需要弟兄姊妹奉獻支持。求神幫助華人教會,在影像影響這世代的同時,興起教會的關注使用,也興起更多媒體人才使用數位媒體傳福音。金鷹獎內容可詳見臉書。
文章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http://www.ct.org.tw/1290316#ixzz4I918xnK7